團青工作
公司青年參與全國政協共青團組別提案研提工作 | ||||
| ||||
編者按: 發青春之聲,謀發展大計。40余年來,中咨公司胸懷“國之大者”,助建“國之重器”,為推動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積極貢獻,這其中有無數中咨青年身影。 在今年“兩會”提案中,也有中咨青年貢獻智慧。全國青聯代表,全國青聯提案和建議工作委員會副秘書長,中咨公司投融資咨詢業務部戰略規劃處處長、研究員謝明華,秉持“公正、科學、可靠、敢言、多謀、慎斷”的中咨精神,發揚調查研究優良傳統,發揮高端智庫特色優勢,積極建言獻策,參與撰寫《關于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 進一步賦能青年成長的提案》,急國家所急,為青年發聲,為以青年事業高質量發展助推國家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現轉發《中國青年報》專題報道《全國政協這份團體提案關乎青年發展》,看中咨擔當,感青春力量,期待廣大中咨青年在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上繼續貢獻青春之力、閃耀夢想之光。 連續5年,青聯委員們通過一場場交流活動,想青年所想,急青年所急。他們關心快遞員群體的勞動權益保障問題,呼吁建立完善對引進人才的保護機制,建議改革完善針對新興青年群體的政策制度,提出面向未來建設卓越工程師隊伍的建議。今年,他們聚焦青年群體遇到的金融服務難題建言獻策。 今年全國兩會,全國青聯提交了一份《關于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 進一步賦能青年成長的提案》。提案依托于一系列“青聯思享匯”交流、研討活動產生。圍繞黨政關心、社會關注、青年關切的問題設置議題,活動面向全國各級青聯委員收集情況、交流意見、集中共識、形成提案。自2019年青聯提案和建議工作制度施行以來,“青聯思享匯”已成為各級青聯發揮建言獻策作用的重要抓手之一。 “青聯委員聯系青年、代表青年、服務青年,所以每一件提案基本上都是圍繞青年議題來展開。”參與此次提案撰寫的全國青聯委員謝明華,是中國國際工程咨詢有限公司投融資部戰略規劃處處長、研究員。2020年,這位產業和科技創新政策領域的青年專家,當選第十三屆全國青聯委員,2023年被推薦為全國青聯提案和建議工作委員會副秘書長,協助開展提案和建議前期研究起草工作。 作為科學技術界別的一名委員,界別里100多位各領域杰出的青年科學家由此成為謝明華的良師益友。他說,2022年全國青聯撰寫了一份關于助力青年科技人才發展的建議,就吸收了青年科學家委員們的建議:一是給青年科技人才更多擔綱重要科研任務的機會;二是進一步為青年科技人才“減負”。謝明華說,不少委員反映,在很多科研項目中,項目申報和結題報銷等事務性過程耗時費力,“擠占了真正科研的時間”。 而今年的這件提案,有過相似經歷的委員們也表達了心聲,“青年科技人才、青年創業者在職業起步階段往往是最困難、最需要資金和科技成果轉化支持的時候。” 在去年12月的調研中,生物醫藥、新能源領域的青年科技創業者也向謝明華提到上述問題。我國天使投資和風險投資難以有效支撐青年人才創新創業,金融機構對于初創企業的貸款審批也較為嚴格,“在一些地區和行業,青年創新創業的資金缺口可能更加明顯”。 “與傳統企業日積月累的資產不同,青年參與市場大潮,很多靠的是知識、技術、模式,往往不被間接融資為主的銀行行業所認可。”全國青聯委員、中國建設銀行網絡金融部總經理姜俊也參與了前期研討。他當時提出的建議之一是,圍繞青年群體的技術創新,在一些金融機構先行先試的基礎上,搭建一個公允的融資評價體系等。 全國青聯委員、中國工商銀行現代金融研究院副院長、深改辦副主任楊赫則結合此前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的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說,這既是金融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著眼點,也是打通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領域,對金融服務青年群體同樣如此。 這些討論結果最后呈現在1500多字的提案中。圍繞支持青年投身科技的目標,此次提案建議,持續深化金融業的數字化轉型,進一步開拓金融對青年科技創新的支持路徑,發展科技保險、科技租賃等新型金融業態。提案還強調,要加強對青年創業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務。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到,優化融資增信、風險分擔、信息共享等配套措施,更好滿足中小微企業融資需求。 “做好科技金融這篇文章,助力青年投身科技創新,是最早確定寫進提案的內容。”謝明華注意到,隨著國家對科技創新和青年創新創業政策的持續重視,青年創業者數量逐年增加,成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力量,“青年創業者涵蓋互聯網、科技、文化、教育、醫療、制造等多個領域”。 《中國青年創業發展報告(2021)》顯示,2015年至2020年間,我國青年創業結果指數上漲約1.8倍。楊赫說,青年是推動國家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從青年視角出發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應用、投貸聯動等新模式的探索、多層次資本市場、政府引導基金、跨境投融資等多層次的資金支持,都將發揮關鍵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針對更廣大青年群體在學習、就業、住房等方面的金融服務需求,此次提案也給出了相應的建議,如引導鼓勵金融機構與高校、科研院所、企業加強合作,創新校企聯動人才培養,提供助學貸款、繼續教育、技能培訓、留學金融等多元化金融服務。提案還提出創新安居貸、教育貸、信用貸、醫療貸等產品,積極為高校畢業生、新興青年群體、城市外來務工青年、青年低收入人群等設計專項金融產品,提供針對性強、簡便靈活的金融服務。 “青年群體越來越成為金融機構重要的客戶。”姜俊以他所在的中國建設銀行為例說,該行超過5億的線上用戶更偏年輕化,活躍用戶中18-45歲用戶占比超過70%。“這些青年群體金融側的需求呈現出多元化的特征,在創業融資、消費信貸、住房金融(特別是住房租賃)、網絡支付等領域的需求比較旺盛。”姜俊說,場景化的金融服務也是青年群體的重要需求變化。 從聚焦青年創新創業融資難,到解決青年“后顧之憂”,此次提案內容豐富。在謝明華看來,該提案不僅面向青年科技人才,從金融創新的角度來看,豐富的金融服務與產品也將匹配不同青年群體的發展需求。 他尤其提到此次提案形成過程中讓他深受啟發的一個理念,是近幾年來“熱”起來的青年發展型城市。“如果一個城市真正關心青年、吸引青年,這個城市的活力會越強,城市未來的發展空間也越大,這是城市發展和轉型的重大創新舉措。”謝明華說,金融機構也不能總盯著成熟的大企業,可以試著成為青年友好型金融機構。“因為金融發展能否適應青年發展的需要,是衡量金融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標尺。” 來源:中國青年報 記者 朱彩云 | ||||
相關鏈接
- “青”火不熄 “馬”不停歇:中咨...2024-03-29
- 一場以“馬克思主義者”命名的青春...2024-03-15
- 打破邊界 對標一流:中咨公司國防...2022-07-18
- 薪火相傳 開創未來:國防業務部中...2022-05-20
- 為民生幸福“開路”:交通業務部舉...2022-05-20